[台南訊]K週刊攝影師雖然從小生長於台北市,卻從大老爺那遺傳來台南府城人的味蕾,對美食有相當的堅持
尤其台南小吃,每一間老字號小吃都是老闆鑽研數十年的口味
不追求琳琅滿目的菜單,也不強調自己做的絕對比其他間好吃
但是惟獨「這一味」,是老闆講究的一味
吃在嘴裡,彷彿吃得到老闆的驕傲
難怪攝影師在台北,總是感嘆吃不到令他滿意的台南小吃
本次K週刊依照攝影師開出的名單,一一走訪部落格熱推小吃店家
每吃過一間主編都會跟攝影師互相評分
結果發現好吃都是肯定的,但是不是「非常好吃」就常有不同的見解
因此以下介紹將不會對口味好吃與否有所評論
如果2人都有非常好吃的共識,會在店家資訊後加註一顆
如果只有1人覺得非常好吃,就用一顆表示
供讀者們參考~
也歡迎台南在地鄉親迴響補充喔!
打頭陣的是「阿江炒鱔魚」
攝影師點的是鱔魚意麵
主編點的是鱔魚乾麵
主編挾起第一塊鱔魚就失手,連滾帶翻的滾到了桌子下
結果吃到第一口的竟然是本刊記者林樂長(俗名︰卡ㄋㄟ)
看他喜出望外的德性!
在台南吃鱔魚都是從傍晚才開始
根據攝影師的筆記,知名部落客推薦的是油麵,但是油麵好像比較難做,人多的時候老闆就不會出油麵,當天一問之下,果真只有意麵可以吃...
相較於台中餐飲業,外觀一個比一個花俏
台南著名的小吃店幾乎是一個比一個不起眼...
反正一看騎樓有沒有坐滿人就知道這家有名還是沒有名
【店家資訊】阿江炒鱔魚
地址︰台南市民族路三段89號
營業時間︰17:00~02:00
吃完鹹鹹又甜甜的炒鱔魚,來去吃個冰--
國華街大菜市內的「江水號」
本來想點紅豆牛奶冰,紅豆已經賣完了...
那就來個芋頭牛奶冰加布丁
老闆娘建議︰「那你們可以叫布丁牛奶冰加芋頭,這樣比較划算啦」
雖然一頭霧水,還是照老闆娘建議囉~
(布丁埋在冰底下)
主編對台南小吃另一個感想就是
沒走到門口都無法確定到底有沒有開,常常以為自己走錯地方
因為一個大菜市場每家店開門做生意的時間都不一樣
常常一整排都是鐵門深鎖,陰陰暗暗的,好像很冷清
卻突然看到一家店裡面坐很多客人!
地址︰台南市國華路三段16巷13號
營業時間︰11:00~21:00
既然來到國華街,就步行把同在位於國華街上的「石精臼蚵仔煎」也吃一吃
結果走了一大段路,才赫然發現阿江炒鱔魚就在附近!
剛才吃完鱔魚根本就不該開車繞到另一頭的orz
台南蚵仔煎的特色是除了青菜之外還會加豆芽菜,多了香脆的口感
來台南就是要吃醬!我能理解攝影師在台北不滿足的原因
台南的醬的確是一絕
另一個台南特色就是湯裡加油條
正值晚餐時間,座無虛席
【店家資訊】石精臼蚵仔煎
地址︰台南市國華路三段182號
營業時間︰07:30~19:30
第一天行程在買一杯水仙宮青草店的青草茶後結束
相同路口(國華路、民族路口)還有知名的古味楊桃湯和金得春捲,這次並沒有前往~
第二天清晨5點不到,本刊採訪小組就已經來到「明和菜粽」
據說是最難吃到(不是最難吃)的菜粽!
為了完成攝影師的心願,主編多年來第一次素顏、戴著眼鏡就出門採訪
煮好的菜粽從二樓降下來~
明和菜粽結實Q彈,是攝影師心目中的第一名
主編則比較喜歡沙淘宮榕樹下的老鄭菜粽
當然不能沒有一碗味噌湯
史上最早的採訪行程!5點15分結束!(去武陵農場時間雖早,卻至少會等到太陽出來才行動)
攝影師強調,不早點來吃的話就看不到「明和菜粽」的招牌
只能看這一面!!!
【店家資訊】明和菜粽
地址︰台南市成功路485號
營業時間︰05:00~ (週一公休)
吃完素的吃葷的,台南才有的溫體牛肉~
5點半不到,已經坐了一堆人的「六千土產牛肉」,後來的還自己把折疊桌椅打開坐下
台南人把牛肉清湯當早餐吃
汆燙的生鮮牛肉現煮現賣,吃的就是牛肉的鮮甜
這半生半熟的汆燙牛肉沾醬夾著薑絲一起吃,口感和滋味絕佳!
湯的部份帶有肉類的酸味,主編就全交由攝影師解決了
地址︰台南市大勇街19-7號
營業時間︰5:10~10:00
連續2家都沒吃到的本刊記者
主編允諾下一家會讓他分享~
無法進去赤崁樓參觀也就不那麼遺憾了
寵物要進去台南古蹟參觀也是可以的,只是不能落地
我們帶記者走訪各家小吃,帶推車就變得很累贅
不然,就要趁開放時間外進去...不過我們也沒有這麼做
(至於怎麼進去,K週刊也不會主動告知囉)
來到對街的武廟
有「全台第一山牆」之稱的朱紅色山牆長逾百台尺,能與之匹敵的大概只有台南孔廟,但是沒有如此宏偉
西元1665年由鄭經興建,1690年底定今日格局
攝影師隻身入內參觀,本刊記者以嫵媚的坐姿在外頭等他...
武廟的「大丈夫」匾,被人稱為台南四大名匾之一,為乾隆時期的台灣知府楊廷理所題
楊廷理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宜蘭是在他任下才開拓的喔!
其他三匾是台南市文化局正名過的「府城三大名匾」︰台灣首廟天壇「一」、竹溪寺「了然世界」、城隍廟「爾來了」
回到正題
早上6點吃的第三餐是武廟旁小巷子裡的古早味炭烤三明治
今年2月那次的台南行9點到這裡一看到大排長龍就放棄了~
特色就是用這一爐炭火,煎蛋
烤三明治
看到燭火都快不行的本刊記者,看到這爐熊熊火焰更是拚命找地方鑽...
吐司邊分給記者吃,壓壓驚
飲料則有著名的武廟義豐冬瓜茶
【店家資訊】武廟古早味炭烤三明治
地址︰台南市永福路二段227巷3號
營業時間︰06:00~10:00
吃完三明治之後先回民宿補了短暫小眠
待主編整裝完畢之後再度出發
來到沙卡里巴的「榮盛米糕」
沙卡里巴這四個字是日文的音譯--盛り場(さかりば),指的是熱鬧的地方
日據時代日本人把台灣人的小吃集中在這個偏僻的地方,結果引來人潮演變得熱鬧非凡
可是經歷數次大火災,已經不復舊時榮景
現在最有名的三家小吃是棺材板、老牌鱔魚麵和榮盛米糕
中午前來吃的是榮盛米糕
【店家資訊】榮盛米糕
地址︰台南市中正路康樂市場106號
營業時間︰10:00~19:00
飯後攝影師帶我們到開元寺走走
說有樹蔭和廣場可以讓記者活動一下
結果還是「寵物禁止進入」...
陽光普照,有樹蔭和沒樹蔭的地方已經有溫差
要安排記者的戶外活動還滿傷腦筋的
開元寺的菩提樹和榕樹枝葉茂盛,尤其是榕樹的氣根有如牆壁一般
十分壯觀,讓記者拍個照留念後離開
經過開元寺附屬幼稚園--「開元幼稚園」時
主編被戳中笑穴...
我從來沒看過這麼莊嚴的「幼稚園」...
K週刊認為應列為台南五大名匾之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