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228南部之行決定的有點倉促
基本上是先搞定了墾丁民宿才確定要去的
卡內拔想要在台南停留一天,吃吃喝喝,也比較不那麼趕
可是竟然完全找不到地方住!
連卡內拔最不想住的"摩鐵"都回覆他已經客滿
最後決定結束台南市行程之後再折返北上新營,去菁寮找崑濱伯借宿一宿~
已有百年建校歷史的「菁寮國小」也是卡內阿嬤的母校
做為體育館及禮堂之用的中正堂建於民國四十年,是日式造型的木造建築
(因為本篇充滿懷舊風,所以卡內拔套用的色系有所不同)
菁寮國小對面是金字塔造型的「聖十字架堂」,三年前來菁寮時拍過了~
這次有遊覽車停在外面,我們就沒再過去
直接去崑濱伯家~
崑濱伯因為「無米樂」這部2004年的紀錄片而成為公眾人物
原本純樸寂靜的菁寮小農村也漸漸轉型發展為觀光區
崑濱伯家的老宅則沒有對外開放喔!
我們能進去是因為崑濱伯是久美大人的大哥,卡內拔的大舅,所以是卡ㄋㄟ的大舅公啦!
卡內阿公阿嬤和其他親戚這次也搭高鐵回來老家
我們在幫忙打掃的時候,卡ㄋㄟ當看門狗~
卡內拔雖然是在台北出生成長,但是小時候過年過節都會跟久美大人回娘家跟表兄弟姐妹玩,童年記憶讓他對菁寮有特殊的情感
卡ㄋㄟ現在也可以在把拔小時候玩耍的院子裡跟瑪麻玩
卡內麻身後的空地以前還有種菜養豬
現在豬圈早已沒了,種菜也很隨興~
大家都站在一旁看卡ㄋㄟ玩
老宅已經很久沒這麼熱鬧了
崑濱伯的豐昌商店現在才是觀光重點
這天崑濱伯出去開會,崑濱嫂留守店裡,親戚朋友也都在這裡聊天
我們帶卡ㄋㄟ去老街晃晃
看到這家今年2月中才開幕的「稻稻來」
稻稻來也算是近年來老宅變身餐廳風潮的一例吧?
不過餐飲只有假日提供,平日"奉茶"
店裡暫時沒別的客人,就讓卡ㄋㄟ自己逛逛,瞧他開心的
還有體驗手工洗衣的服務(?)
稻稻來保有農村老屋的氣氛,又佈置得有人文氣質,在菁寮算很有特色
以日本人的說法就是很「癒療」的空間~
羊羹、自創的吐司麻糬燒(冰的)和桑椹紅茶的下午茶組合,只要50元
老東西,新生命~
有空到菁寮來走走的讀者們也不妨進去坐坐~
出來之後繼續亂晃
據說這個電線桿上的籃框也很有歷史了...
菁寮還有個景點是「荷蘭古井」
在荷蘭人統計年代就挖掘的5米深水井,已經超過300年歷史了!現在還是可以打水上來,沒有乾涸喔!
回崑濱伯家吃完晚飯
我們回店裡幫忙顧店(?)
因為我們一家三口從3點就從台北出發,第二天一早又要上路前往墾丁
所以晚上就沒再陪親戚聊天,9點多就上床睡覺了~
卡ㄋㄟ則睡在他的專屬帳篷裡
久美大人叫他表演「HOUSE!」,卡ㄋㄟ就乖乖進去,又引起大家的驚嘆~
翌日清晨,卡ㄋㄟ就跟著阿嬤進進出出
三合院真的很妙,所有的房間都是通的
像我們住在大廳旁的房間,白天時大家可能還會繞到外面院子,可是晚上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經過
卡內麻小時候住過眷村,可是外公的老家都已經拆掉重建成大樓
這次來住菁寮也同樣覺得很懷念~
昨天出外開會到很晚才回來的崑濱伯
一早就起床,虔誠的敬拜
久美大人則在屋裡"獻寶",利用我們早餐吃的包子叫卡ㄋㄟ表演給小朋友看
崑濱伯在祭拜祖先,背後有個短腿狗毫無尊嚴的倒地乞食中...
向家人們道謝告別,我們又要上路啦~
路經台南又下去吃另一家菜粽--圓環頂
菜粽的特別之處除了饀只有土豆之外
外面包的葉子是月桃葉,有種特殊的香味,跟一般的竹葉包的粽子明顯不同
我們還是叫一個菜粽和一碗味噌湯
後來卡內麻好奇月桃葉肉粽是什麼味道又追加了一份
個人覺得菜粽雖然不錯,但前一天吃的「老鄭菜粽」更好吃
但是味噌湯超好喝!!!
第一次吃到的月桃葉肉粽也好好吃!
如果來台南有空可以2家都吃的話,卡內麻2家都推喔!
【店家資訊】
老鄭菜粽︰西門路二段116號沙淘宮前榕樹下
圓環頂菜粽肉粽專家︰府前路一段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