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四天連假,卡內家不願再像過年期間留在台北發霉
決定南下度假!
2月25日星期六半夜3點半出門
一路上雨勢都沒停,直到過了雲林才沒有雨
所以我們撐到西螺服務區才下車帶少爺去上廁所
還好車流順暢,早上7點抵達台南市區!
第一站來到沙淘宮前榕樹下的老鄭菜粽,聽說晚來就沒得吃囉~
卡內拔和卡內阿公都非常喜歡吃台南菜粽
卡內麻則向來不懂只有花生的菜粽到底好吃在哪...
不過這家菜粽讓卡內麻改觀!不用加花生粉也很好吃~而且吃完口齒留香~
上門的客人真的是絡繹不絕,難怪聽說每天9點左右就會賣完了!
第二站是阿堂鹹粥
沒錯,台南之旅一開始就是連吃兩家!
卡內拔以前也沒來吃過,是從網路上看來的
點了虱目魚肚湯、油條、魚腸和綜合鹹粥各一份
竟然就要265元,不便宜...
綜合鹹粥是現煮的,要等20分鐘
吃完的感想是...這家是網路炒紅的嗎?感覺裡面的客人都是外地來的耶
同桌的另一對遊客拿出自己整理的「台南古蹟.美食之旅」的memo,隔壁還有人問不吃魚的話可以點什麼
結果大部份都是卡內拔吃掉了(我怕太誠實寫會被告,所以,心照不宣~)
倒是馬路對面這家小西腳青草茶,大推!
青草茶和冬瓜茶都超好喝!
最驚人的是卡內麻竟然被拍得如此風情萬種!!(羞)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觀光重點了~台南孔廟!
子曰︰唯女子與小狗人為難養也~
台南孔廟為全台最早建立的孔廟,廣大的庭院及參天老樹也是特色之一
(呼籲︰愛狗請記得清狗便)
下馬碑旁的可愛小朋友~
台南孔廟旁設明倫堂,設學延師,舉賢取士,開啟台灣儒學之先聲
故為「全臺首學」
孔夫子有教無類,雖然應該不包括犬類...
卡內麻仍一直告誡卡ㄋㄟ,叫他給我注意一點言行舉動
綠蔭環繞的庭院中,有兩個奇特的門洞
一個是「禮門」
另一個是「義路」
《孟子》︰「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
在古代,門本身就有禮儀的功能,禮門義路是君子遵行的禮義之道
向孔夫子學習就要從入禮門,行義路~
卡內麻回來查了一下得知
孔廟的規制是「左學(校)右(孔)廟」,學、廟之間本來是有圍牆的,以門為出入
從禮門進孔廟,再從義路出去
但民初時圍牆傾圯之後就沒再重修,變成這種特殊景象
不過禮門朝東光線比較好,反過來走比較容易取景XD
寵物要進入大成殿必須有提籃或由主人抱著,我們就PASS囉~
但這個「大成門」也是很有門道的
門上的裝飾沒有門神,而是王侯才能用的「門釘」,共108顆,是禮制中的最大級
而且孔廟當中看不到任何對聯,避免在孔子前面班門弄斧
卡內拔往內拍了一張大成殿的照片
比較可惜的是不進去就不能拍到從康熙皇帝到馬英九總統共十四片元首匾額!
多威啊!
左邊做為學校的「明倫堂」則可以免費參觀,穿過「入德之門」
希望卡ㄋㄟ進去之後也有一點德,不要再滿地亂吃...
明倫堂就是古時候的教室所在
教室佈置(?)是仿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所書之《大學》章句
台南孔廟的平面圖,古時候刻成碑更酷
兩旁的牆面則有仿宋大儒學家朱熹手書之「忠孝節義」四個大字
台南孔廟屋頂形式採用燕尾脊
朱紅色的牆則是周朝尊崇的顏色
朱子祠於日據時代毀了,成為庭院綠地
當中有好幾盆有趣的盆栽
三層樓的文昌閣是孔廟建築群中最高的建物
從文昌閣拍孔廟建築群~
台南孔廟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文廟,始建於明永曆年間
但真正形成現在的規模則是在清康熙之後,所以保有清代的建築風格,是國家一級古蹟
下個目的地是久美大人的母校--台南女中
經過一個巷弄看到這個告示牌,不論是文字還是圖片都太有梗了!
卡內家也不厭其煩的呼籲,自家的黃金自家收喔~
到了~超氣派的台南女中!建於1917年,是台灣第三所公辦女子學校,次於1897年的中山女高及1904年的北一女高
建於1917年的自強樓也是市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