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圖多,請耐心載入
本刊主編及攝影師自小就跟家人全台跑透透,記者林樂長(俗名︰卡ㄋㄟ)加入之後更是加足油門上山下海,幾乎所有知名景點都已去過,惟有一個大景點--合歡山--是K週刊一直無緣造訪之地
理由無他--每年攝影師都這麼說︰
「看什麼雪?又不是沒看過!冷死了,還要加雪鍊,我才不要大塞車去看烏梅冰」
所以讀者恐怕沒機會看到本刊記者的小短腿陷在雪地動彈不得的模樣了
但是夏天去合歡山這個主意也是攝影師主動提出來的
原來台灣百岳當中,合歡山及附近的石門山是最好爬的兩座,號稱老弱婦孺都能攻頂
於是清境之行第二天早晨,K週刊前進合歡山,來到了台灣公路最高點--武嶺
爬山需要堅忍的意志力,所以記者特地換上忍犬裝
先在武嶺旁的岩石拍張定裝照
萬一不能攻頂還能拿來做個樣子充數...
在7月的大熱天看這張照片是有點誇張
可是當時主編冷得皮皮剉,還後悔沒把帶來的衛生衣穿上
不要以為平日都沒人來爬山,武嶺人聲鼎沸
記者這天麻豆魂上身,竟然在人潮來來去去之間的空檔有如此表現
距離武陵2km左右,就是合歡山主峰的登山入口
圖中的兩個箭頭可見入口(左)與武嶺(右)的相對位置,圖右側的山峰是合歡山東峰
入口就有好多平地見不到的高山花卉
雖然都小小朵,看起來都很高雅~
本刊參考「黃籐隆的博客網」按圖索驥對照出幾種花卉的名稱
如有錯誤或缺失還請讀者指正喔~
左上︰高山薔薇 右上︰黑斑龍膽
左下︰早田氏香葉 右下︰阿里山龍膽
一開始就抄捷徑的主編與記者
記者在箭竹叢中等攝影師
攝影師走走拍拍,佳作湧現
高山薔薇有淡雅的芳香,記者常常分心跑去路邊聞
這叫「一枝黃花」,名字直接到主編以為是在開玩笑
記者不時跑到路邊緣看風景,搞得攝影師很緊張
看到一位獨行的登山小哥上來,記者衝上示好~
小哥氣喘噓噓的問︰
「你們都不會喘嗎?是我太弱了嗎...」
應該是我們走走停停拍照走很慢,而他衝得太快的原因
說到這倒是要提醒讀者們,K週刊採訪小組一行並沒出現什麼異狀
但這畢竟是3000m以上的高山,不少遊客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千萬不可逞強喔!
這個不知是什麼花...待確認
和黃色的黑斑龍膽很般配~
應該是尼泊爾籟簫吧?(參考阿亮的趴趴GO)
路上有幾個休息站,看起來有點像馬雅神殿
記者自己亂鑽亂跑,又搞得攝影師緊張兮兮,乖孩子不要學喔!
步道呈「之」字型向上盤升,沒有階梯,所以對記者和主編來說負擔都不大
從第一個休息站拍步道的髮夾彎
路旁一叢瑪格麗特
記者專心賞花(...還有花上的小小餅乾)
勤做工的小蜜蜂~不過攝影師看他的翅膀有所懷疑,該不會是蒼蠅假扮的偽蜜蜂?!
假繡線菊
高山花卉把步道點綴得熱鬧非凡
原本放任記者自己爬山,但有個路人大叔在主編身後突然餵他饅頭被咬到手指
因此主編立刻上牽繩控制記者行動
順便拉主編上山
吃饅頭的大叔走遠之後再度放記者自由
開心得不得了
我們在欣賞眼前的奇岩,完全不知記者在欣賞什麼...
合歡山上最大片的植物是箭竹
走在柏油步道上實在不怎麼像登山,非要爬個小坡做做樣子才甘心
高山倒提壺(BY iPhone)
爬到這個小碉堡就離山頂不遠了
主峰有個人工建築,記者一股作氣往上衝
看攝影師不上去又衝下來...所有的登山客就屬記者精力最充沛
到了到了!過了通信鐵塔就攻頂了!
等著拍標高時,記者跑去找別的小朋友稱兄道弟
K週刊採訪小組紀念照~(感謝熱心路人把拔,後來才知道他們也是瑪格麗特的房客)
機會難得,再來一張
由於前兩張記者都沒看鏡頭,再補獨照一張
有什麼標都要照...
三角點也要照~
記者看起來像登陸月球一樣威風
主編登山時常常會做一件事...
看得出來是什麼嗎?
沒有指路功能,只表示到此一遊的疊石~
就在準備下山時,下起雨來了!
還好也只是一陣一陣,不會淋成落湯雞
還有空檔拍一些偽登山照
偽山稜線~
一上車往山下開,雨勢就變大了!
(未完.待續)
留言列表